「育兒津貼」吸引了誰? 人口品質才是關鍵

▲▼日本2017年生育率創120年來最低紀錄。(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2017年台灣生育率僅1.125,創全球倒數第3低。(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文/黃昭順

台灣長期陷入低生育率的窘境,政府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可謂用盡所有的方法,但是從錢潮到現在,似乎都萬變不離其宗,那就是用補助的方式做誘因,如今,行政院長賴清德率閣員舉行「我國的少子女化對策-0至5歲幼兒教育及照顧篇」記者會,為了鼓勵本國人民生育,行政院端出利多,宣布擴大發放育兒津貼,綜所稅率未達20%的家庭,未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及未接受公共化服務者,每位0到4歲的兒童,每月可領新台幣2500元,第三胎以上每月再加發1000元。

對於這樣的做法,個人認為不僅無法達成目標,甚至可能衍生後遺症,後患無窮:

第一、多生育,不代表增強國力:生兒育女是長期的負擔,有形與無形的支出都十分巨大,如果按照行政院的版本,根本也是杯水車薪,會因此而決定生育的人有限,反而是那些貪心的人可能因為領補助而生育,到時候恐怕衍生更多教育的問題。

第二、補助金額有限,徒然增加國庫負擔:補助本來是希望達成政策目標,但是這樣的補助卻無法產生實質誘因,但是只要有生育的人又必須予以補助,到時候恐怕是國庫增加負擔,生育率還是在低檔盤旋,那不是兩敗俱傷嗎?

第三、人口品質才是關鍵:用補助的方式希望刺激生育率,是種最粗糙的作法,更是最大的冒險,畢竟,當高素質人力看不起這樣的補助,低端人力又看重這樣的誘因,到時候,即使人口數增加,整體人口素質卻大幅降低,有意義嗎?

第四、越靠近選舉,越應該謹慎:人口問題由來已久,如果要在靠近選舉的時候解決,就更不應該用過多的補助思考,否則不僅會陷入政策買票的疑慮,更可能影響政策的執行力,因此希望執政黨可以更謹慎以對,千萬不要又製造另一個選舉後遺症才好。

人口問題當然嚴重,鼓勵生育當然是政府的當務之急,但是這應該是長期的規劃,而不是急就章的政策決定,尤其在選舉時,執政黨更應該慎思,否則不斷在補助上加碼,最後不僅達不成目標,更可能造成選舉錢坑,債留子孫,這是大家願意看到的結果嗎?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作者黃昭順,立法委員。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本報保留刪修權。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