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萬物論》故事原型霍金過世 打破醫生預言「只能活2年」

《愛的萬物論》故事主角霍金過世。(圖/路透社、《愛的萬物論》劇照)

▲《愛的萬物論》故事原型史蒂芬霍金過世。(圖/路透社、《愛的萬物論》劇照)

記者許瑞麟/綜合報導

英國天文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台灣時間14日傳出過世消息,享壽76歲,他的故事曾被改編成電影《愛的萬物論》,飾演他的艾迪瑞德曼(Eddie Redmayne)更以該角色獲得奧斯卡影帝。

艾迪瑞德曼得知霍金過世消息後,也在臉書發文哀悼:「很難過76歲的霍金過世了,如此聰明的頭腦,這麼年輕就離開了……」他當時以《愛的萬物論》抱回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美國演員工會獎等,33歲就獲得奧斯卡影帝殊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愛的萬物論》主要描述霍金和第一任妻子潔恩(Jane Wilde Hawking)的故事,這對才子佳人在劍橋校園裡談起浪漫愛情,他卻在21歲時被診斷出罹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漸凍症),肢體最後會失去活動能力,只剩下腦部能活動,當時醫生研判他只能再活2年,但潔恩不顧一切決定和他結婚,照顧其生活起居,最後更生下3個孩子。

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和艾迪瑞德曼(Eddie Redmayne)。(圖/達志影像)

▲霍金和艾迪瑞德曼合影。(圖/達志影像)

霍金和潔恩的婚姻維持了30年,潔恩最後放手讓霍金和看護去美國,霍金也成全傑恩和鋼琴師的新生活,2人最後各自走向不同的人生,但相互扶持的日子和感情,對他們來說是無法用任何理論敘述的。

電影《愛的萬物論》將重點放在霍金和潔恩的感情生活,較少詳細提到他的研究,他們的愛情就如同片名「The Theory of Everything」一樣,霍金的人生就像擴張中的宇宙,因為愛情而演變,他本人看完電影後也說道:「因為從事研究工作,讓我了解宇宙如何運作,但是如果沒有我愛的人,那只是空無一物的宇宙。」

《愛的萬物論》。(圖/《愛的萬物論》劇照)

▲《愛的萬物論》描述霍金和潔恩的感情故事。(圖/《愛的萬物論》劇照)

現實生活中的霍金有過2段婚姻,最終都以離婚收場,在科學領域發光發熱的他曾坦承始終摸不透女人:「雖然我有物理學博士的學位,但女人對我來說一直是無法解開的謎。」

霍金一直以來不因病放棄研究,跟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在70年代共同發表「彭羅斯–霍金奇性定理」,1974年的「霍金輻射」更說明如何降低黑洞的質量,而導致黑洞蒸散,1988年推出的著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A Brief History of Time: from the Big Bang to Black Holes)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全球發行量超過1000萬本,被譽為愛因斯坦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對後世有深遠影響。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路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