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前後自殺飆 返鄉「關懷不探究隱私」把握相聚時光

憂鬱,頭痛、偏頭痛、女孩哭示意圖。(圖/記者林世文攝)

▲過年前後自殺通報人數都有飆升趨勢。(圖/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歷年資料顯示,自殺通報人次在過年前後有上升趨勢,且華人社會的家庭關係及人際交流常出現「沒話找話說」、「報喜不報憂」的情況,使得在面對缺乏界線的人際互動倍感壓力,建議民眾在返鄉後,以誠的態度與家人互動學習站在他人立場關懷但不探究隱私,才能長保相聚好時光。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李明濱理事長表示,近日自殺事件頻傳,特別是集體自殺常引起大眾高度注目,追蹤背後自殺原因,多為經濟、病痛、情感壓力、負向情緒等因素而選擇走上絕路。本土研究發現又以青壯年、女性、家有學齡幼子,合併失業、經濟、家庭問題,或自己/家人有精神疾病、酒藥癮者為高風險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李明濱與凱擘有線電視合作,建立「國民健康雲」健康傳播平台。(圖/凱擘提供)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李明濱理事長。(圖/資料照/凱擘提供)

根據2017年自殺通報數據,主要通報年齡為35-44歲,被通報的自殺原因前兩名為「情感/人際關係」(45.8%)及「精神健康/物質濫用」(37.7%)。在65歲以上的長者2017年之通報人次較2016年上升約5.5%,自殺首要原因為「生理疾病問題」(36.9%),其次為「憂鬱症及其他精神疾病」(29.4%)。

李明濱呼籲,大家可利用新春與親友相聚時多多關懷,若發現與平常習慣不同的行為或言語內容:如長時間陷入低落、對過去喜好的事物突然缺乏興趣等,都是需多加注意的警訊徵兆,全民也應落實三大原則,共同守護身邊親朋好友。

▲過年,團圓,拜訪,親戚,年夜飯,拜年,新年,慶祝,吃飯示意圖。(圖/CFP)

▲李明濱呼籲,過年走訪親友時,要做到關懷但不探究隱私。(圖/CFP)

【一問】主動關懷身邊的人,提供陪伴與溫暖,透過家庭聯誼或社群軟體加強成員間的交流,增加正向支持保護因子。

【二應】以關懷傾聽及正面回應成為支持家人間的橋樑,年節假期過後即便各自返回工作崗位或學校,也能保持聯繫;鼓勵長輩學習使用3C產品,主動分享生活細節,增進人際連結。

【三轉介】面對家庭成員出現情緒持續低落或表達負面訊息時,切勿輕忽;應隨時注意成員身心狀況,並持續鼓勵成員就診,遵循醫師指示服藥以達到最佳治療成效。

最後,李明濱提醒,若發現旁人身心狀況不佳,可使用心情溫度計篩檢或協助轉介社區心理衛生資源、精神科就診,亦可撥打年節期間24小時不打烊之安心專線:0800-788-995(請幫幫救救我)。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