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千公里射程直達北京 傳國防部斥資124億升級雲峰飛彈

嚇阻共軍戰機,國軍將布署至少三套天弓三型飛彈鎮守花東。(圖/翻攝自《國家中山科學院》官網)

▲天弓三型。有消息稱,「雲峰」飛彈正是自天弓飛彈發展而來。(圖/翻攝自《國家中山科學院》官網)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國防部近日傳出已經以「麒麟專案」的代號編列124億7400萬的預算,要求中科院研發能將50至200公斤重的衛星送往太空低軌道的火箭推進載具,至於目的,是要在開發成功的同時利用同一載具提升「雲峰」中程飛彈的射程至2千公里以上。這讓國軍可以直接鎖定北京。值得注意的是,中科院25日的回應並未明確否認

中科院發出新聞稿表示,針對24日媒體報導「中科院微衛星火箭發射載具研製順利,雲峰中程飛彈射程可提升到2000公里以上」等情,中科院各項武器系統研發,均依據國防部戰略指導辦理,以確保國防安全及建構我國自主國防武力為目標。該聲明強調,「媒體報導有關該院進行小型衛星發射載具研發等事項,係屬記者自行臆測,該院不予評論與說明。」

對此,大陸官媒《環球時報》25日也用《如此囂張?台中科院被曝斥巨資助「雲峰導彈」攻北京》為題轉載上述消息。該報除了強調,「島內綠媒對於吹噓台軍『強大實力』向來格外在行之外」,還引述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的發言重申,「在當前兩岸的實力對比日益懸殊的現實下,搞對抗、搞以武拒統是沒有出路的」。

▼雄風二型反艦飛彈。(圖/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下同)

▲▼雄風二型反艦飛彈。(圖/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據了解,「雲峰」飛彈計畫主要活躍在前總統李登輝、陳水扁政府時代,那時台灣有多個中程飛彈計畫,包括「擎昇」、「層系」和「天戟」等。最後中科院在歐洲某國技術支援下花費了10年的時間、共80億的經費,總算研發出這款具有戰略威懾力地對地中程飛彈。據前國防部長蔡明憲的說法,完成研發是在2008年的時候。

消息人士指出,軍方那時曾計畫在2014年時先建造10套發射系統,每套配置15到20枚的雲峰中程飛彈,採固定式陣地部署於臺灣中部山區內,並與雄風二E巡弋飛彈混合搭配運用,不過在2013年成功進行全射程測試後,屢屢受到美方壓力,而讓馬政府決定擱置。

最後到了民進黨再次執政、蔡政府時期,該計畫最後進入了永遠封存階段。有分析稱,蔡政府考量有三,包括向對岸釋出善意、雄二E飛彈已經足夠滿足相關需求,以及調整軍事戰略的關係。國民黨立委江啟臣曾指出,如果從政治層面來解讀,終止研發可能是為了避免挑釁,造成兩岸之間的緊張關係;至於技術層面,則是整個軍事戰略的檢討,可能認為有其他方案可以替代,好比雄三飛彈,所以不需要繼續研發。

▼雄三飛彈發射。

▲▼雄三飛彈發射。(圖/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