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參與公共事務風氣盛 扎根民主教育才是關鍵

▲「我血汗過勞,你功德個屁」遊行。(圖/記者黃克翔攝)

▲台灣近年社會運動常見學生參與,但如何培養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扎根民主素養,是現今教育更該重視的一環。(圖/記者黃克翔攝/示意圖)

文/宋慶瑋

從「太陽花學運」反服貿、苗栗大埔拆遷抗爭、北市文林苑釘子戶抗爭、環保議題抗爭等,皆看得見學生參與公共事務的足跡,亦激起國人對於學生參與公共事務的意識。其實自1987年解嚴以來,各種民主改革聲浪充斥各領域、各角落。然而公共事務的參與,學生應該扮演何種角色?又國中階段如何培育學生參與學校公共事務之能力?這些恐怕不僅是公民課上師生照本宣科的教與學,如何培育才是問題關鍵。

公共事務,在字義解釋上為「關切國家人民在公共生活中所有的考量因素」。《維基百科全書》在討論公共事務定義的文章裡,則將公共事務劃定為兩大分支:其一、公共政策,即公共機構處理有關大眾事務的措施或大原則;其二、公共行政是指執行公共政策的組織和步驟。顯然《維基百科全書》對公共事務的界定,偏重政治與政府的層面。

然而,公共事務就是眾人的事,涵蓋的範圍甚廣,與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類推於學校的公共事務,就是與師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事。孩子們在學校生活與學習,總會遇上與自己相關的事,如果能產生很好的「共識」,就能創造和諧的學習環境。

但是年齡平均在13~15歲之間的國中生,懵懵懂懂,心智未開,如何參與學校公共事務?頗令人擔憂,但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幾乎都是20歲以下的年輕人,民主的啟蒙尤未早也。

國中階段有公民課程,老師依課綱、教科書內容教學,其中即包括民主程序的學習,例如主持會議,議程、動議、表決等。但老師的民主素養是否足夠,抑或是公民課僅只流於背誦,卻有可能削弱學生的民主參與能力。因此,有所為的老師應在課程設計裡融入時事或學校事物的探討、分析、研究,有必要時也可尋求社會領域老師一起設計校課程,亦可學校事務討論與辯論,提升學生公民素養的能力。

此外,國中階段有學生自治市組織,從班級推選候選人,到參與全校的政見發表與投票,每一步驟都必須要有嚴謹的規範;而產出來的自治代表,互推市長與幹部,並需督促其落實政見。

事實上學校對於自治市的運作,大都丟議題讓孩子們完成,此時師長的指導便相對重要。或許有些學生在選舉時的政見天馬行空,但無論是否可行,師長都應給予善意的回應。而自治市的幹部除了「為民喉舌」,也可以透過師長的指導參與學校公共事務,如畢業紀念冊編輯、校務會議代表、校外教學規畫、服儀規定、校規修訂、運動會或園遊會籌備會議等,這些都是訓練孩子參與公共事務的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師長們對於孩子不成熟的意見千萬不要嗤之以鼻,要與孩子善盡溝通,建立良好默契,產生彼此信賴的價值,才不致於師生關係緊繃,愈弄愈糟。師長們開闊的胸襟,正是孩子們需要的甘霖,正向、積極的鼓勵,循循善誘,才能養成孩子的民主素養。

總之,民主風氣盛行的今日,與其責怪孩子不成熟的民主素養,不如在重要時刻給予正向的民主訓練。或許我們看見學生參與公共事務出現部份荒腔走板的行逕,但這也意味我們的教育並沒有完整的公共事務參與訓練。愛因斯談曾說:「世界不是毀在作惡者的手中,而是毀在袖手旁觀者的手中。」參與公共事務是全民之責,教育才是濫觴。

好文推薦

多媒體僅是輔助 靈活運用教學法才是王道

正當性是意識形態的剋星

基層教育聲音,誰聽得見?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88論壇粉絲團按個讚! 

●作者宋慶瑋,桃園市立福豐國中校長。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本報保留刪修權。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