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30個足球場大「天眼」 北大外籍生讚南仁東值得學習

▲▼ 大陸「天眼」發現2顆新脈衝星。(圖/翻攝自新華網)

▲ 500公尺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和滿天繁星相映生輝。(圖/翻攝自新華網,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由美國、印度、新加坡等國組成的北京大學燕京學堂學生代表團,近日走進貴州平塘縣參觀直徑500公尺,面積為30個足球場之大,被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譽為「中國天眼」的球面無線電望遠鏡(FAST),窺探中國科技創新奮鬥之路,更在平塘天文體驗館裡穿越「黑洞」,經歷創建者一路走來所遇到的挫折與失敗。

據《中新網》13日報導,參觀FAST之前,燕京學堂學生代表團先拜訪平塘國際天文體驗館,學生代表團在館內順著「屈原問天」雕塑手指方向望去,由彩繪與光陣組成的銀河系,瞬間將所有人帶入星系探秘的過程。隨後,大家一起穿越「黑洞」,到無線電望遠鏡家族來了解中國天眼的建成歷史,之後拿起耳機聆聽來自宇宙脈衝星的神秘聲音。

參觀結束後,學生代表團觀看FAST宣傳片,了解到FAST的框架、索網、接收器等每一部分的位移都要控制在毫米級,看到片中科學家和建設者們克服一道道技術難關,最終成功戰勝困難,紛紛給予熱烈的掌聲。

▼「中國天眼」FAST饋源艙。

▲▼ 大陸「天眼」發現2顆新脈衝星。(圖/翻攝自新華網)

參訪者之一新加坡留學生孫崇元表示,「『中國天眼』果然名不虛傳」,這個巨型無線電望遠鏡像一個「大鍋」,可以捕捉到遠在百億光年外的無線電信號,真是不可思議!他也表示,看到FAST讓他想起南仁東先生,20多年來默默無聞地奉獻在科學研究工作第一線,這種執著精神是當代年輕人值得學習和敬仰的。

一直關注FAST動態的燕京學堂學生劉新宇說,從選址到落成的22年裡,科學家和建設者們邁過重重難關,實現了中國擁有世界一流水準望遠鏡的夢想,這20多年的建設歷程猶如中國科技創新奮鬥的一個縮影。

來自阿根廷的留學生伍帝泰則提到,要把在「中國天眼」景區看到的都寫下來,特別是FAST與科學遊戲的結合,這種方式讓人覺得很有意義。

▼工作人員在FAST饋源艙內工作。

▲▼ 大陸「天眼」發現2顆新脈衝星。(圖/翻攝自新華網)

FAST有「中國天眼」之稱,是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無線電望遠鏡,由中國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南仁東於1994年提出構想,從計畫到建成歷時22年,並在2016年9月25日於貴州省平塘縣落成。

在「中國天眼」設計之初,曾有人說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項目,但中國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南仁東憑著努力與執著,帶領研究FAST項目的團隊拿下了這個「奇跡」,甚至為此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有人說,是「天眼」成就了南仁東,但更多人說,是南仁東重新定義了中國在世界天文學界的地位。

「中國天眼」球面無線電望遠鏡(The Five-hundred-metre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Telescope)從2008年開始建造,斥資7億人民幣(約台幣32億元),為「創造良好的電磁波環境」的「靜默區」,民眾入園後都禁止使用各種3C產品。

「中國天眼」打造初期,園方特別選擇較偏僻的貴州,遷離方圓5公里內的65個村莊,共9110名住戶;啟用後,經過政府對文化園區的定價與成本的審查,決定讓民眾免費入園參觀,只對接駁車和天文體驗館收費,費用為每人50元人民幣(約台幣230元)。

▼「中國天眼」打造期間。

被稱為「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坐落在貴州。(圖/新華網)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