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租金多二線城市50% 台商登陸上海開麵包店挑戰大

▲上海台商麵包店主打大陸食材台灣手藝 。(圖/記者周怡德攝)

上海台商麵包店主打大陸食材結合台灣手藝 。(圖/記者周怡德攝)

記者周怡德/上海報導

進入冬季要吃暖呼呼的食物,光是近2週就有超過5家的台資麵包店在上海落地開店,但要立足上海經營者心臟得夠強,首先市場競爭壓力大,這裡有國際連鎖品牌也有台資連鎖品牌來搶市;其次,顧客的嘴巴很刁,食品更換口味速度不夠快很容易被市場淘汰。再來,上海的店租成本平均多出其他省市的30~50%,對經營者來說成本不低,因此想在上海開店,台資麵包店的求生術,不再依靠從台灣進口食材而改為就地取材,再融合台灣麵包師傅國際水準的烘焙手法吸引人氣上門。

台商Michael開的麵包店,「海鹽奶油捲」受到顧客歡迎,用乳酸麵團揉入奶油,表皮再灑上一層海鹽,海鹽奶油捲吃起來清爽而不膩。另外一個人氣招牌則是法國紅豆麵包,用天然酵母發酵,麵包裡裹上了乳酪和紅豆餡料,吃得到乳酪奶香與紅豆的綿密口感。

台商登陸上海開麵包店測試市場水溫,且且挑在上海美食一級戰區的南京西路商圈,周遭有來自國際的連鎖麵包品牌競爭,上海最老牌的紅寶石麵包店已經站穩腳跟且有固定忠實顧客,來自台灣的85度C也以親民價格提早佈局大陸市場,Michael直言挑戰不小。

▲上海台商麵包店主打大陸食材台灣手藝。(圖/記者周怡德攝)

有別於其他的台資麵包店主打食材到口味都是原汁原味的「台灣味」,要走市場區隔,Michael表示麵包店FASCINO講求的是利用在地食材開發出新口味,像是利用河南的栗子、新疆的核桃、黑龍江的馬鈴薯,以在地食材結合台灣師傅的手藝,一個小小的麵包背後象徵兩岸的融合。

▲上海台商麵包店主打大陸食材台灣手藝。(圖/記者周怡德攝)

觀光客+上班族人流多,南京西路商圈是上海烘焙業最密集一級戰區,台資麵包店競爭壓力大。(圖/記者周怡德攝)

Michael說,他自2008年來大陸從商,做的是傳統文具業,至於為什麼會從傳統文具業跨足到麵包店,其實跟他小的時候家裡開麵包店有關,Michael說他在大陸開麵包店,除了小時候對麵包的潛意識喜好,加上他因為長年經商到處出差,他認為麵包對一個出差者來說最為方便攜帶,因此他認為台灣人擅長用好的食材做出好的麵包,無論是在台灣或者大陸開店都能受到市場青睞。

▲上海台商麵包店主打大陸食材台灣手藝。(圖/記者周怡德攝)

上海店租金平均多出中國二線城市30~50%成本壓力不輕。(圖/記者周怡德攝)

然而依照不同的地區開店也有相對應的行銷術,像是第一展家店是在上海的長寧區,店面靠近社區住宅,因此經營的手法是鎖定跟親子家庭喜歡的口味,而第二家店開在市中心的靜安區,附近以觀光客跟上班族居多,因此口味更換要更為快速 貼近市場需求,Michael強調要立足上海競爭壓力大,顧客的嘴巴很刁,上海的店租成本平均多出其他省市的30~50%,對任何的經營者來說面臨的成本不低。

▲上海台商麵包店主打大陸食材台灣手藝。(圖/記者周怡德攝)

台資麵包店進軍大陸面臨每半年生死存亡期。(圖/記者周怡德攝)

因此過去不少台灣的烘焙業進軍上海,都面臨每半年的生死存亡期,許多單打獨鬥而非連鎖品牌支撐的麵包店,儘管打出台灣味最後仍是無奈關店收場。

Michael分析,台灣人在大陸開店最大的問題在於口味不能堅持,落地大陸後完全走味,以及其團隊不懂得在地化市場行銷,他舉例大陸這幾年的網紅經濟發達,開店不再只是線下開個發布會,或者利用促銷價格戰來吸引客流,也得跟上潮流腳步,找一些自帶粉絲的網紅來介紹商品或者直擊廚房,讓更多人通過網路能看得到美味的食品也看得到製作流程,況且網路的傳播速度更快也更為廣泛。

他主張現在在大陸經營開店,「來自台灣」已非神主牌,而是要在競爭白熱化的一線城市找到壓低成本的方法,專注開發與市場不同的口味,畢竟要在大陸各省市菁英集中的上海開店生存,上海又特別注重食安問題,經營者無不步步為營。

台商分析「來自台灣」不再是宣傳主流,得靠經常開發新口味與對口味的堅持。(圖/記者周怡德攝)

▲上海台商麵包店主打大陸食材台灣手藝。(圖/記者周怡德攝)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