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暉/櫻花凋零卻淒美──日本人的生死觀與自殺風潮

▲▼櫻花,日本,少女,日本人,學生,憂鬱,抑鬱,自殺潮。(圖/視覺中國)

日本的生死觀是一種「物哀哲學」,例如櫻花的凋謝並非死亡與終結,而是生命價值的存在與超脫。許多日本年輕人的自殺原因不詳,與這樣特有的生死哲學有關。(圖/視覺中國CFP授權提供)

今年10月,日本神奈川縣座間市發生重大命案,引起國際社會震驚。令多數人感到震驚的,除了兇嫌連續殺害9名被害人之外,也包括被害人均為「自殺自願者」。依據目前公布的資訊顯示,兇嫌化名「上吊者」,透過網路社群軟體尋找自殺的自願者,再將其殺害。

日本人的自殺風潮,再度因為此一重大的連續殺人事件,而受到國內外的矚目。事實上,依據日本2017年的「自殺對策白書」統計顯示,日本在2016年共有23,152人死於自殺,自殺率(每10萬人中的自殺者數)為全球第6,女性的自殺率更高居全球第3。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15歲至39歲的年齡層中,死亡原因的第一位為自殺,其次才是意外事故。本次連續殺人事件的被害人,均為日本年輕世代的自殺自願者。

與其他年齡層的自殺原因相比較,日本年輕世代的自殺原因集中在「學校問題」、「情感問題」與「家庭問題」,更有很大的比例是「原因不詳」的自殺行為。其中,學校問題是指同儕的霸凌與升學壓力,情感問題大多由失戀經驗而誘發,家庭問題則是包括教養衝突、家庭失和等。原因不詳的自殺,則與日本特有的生死哲學有關。

1903年5月22日,17歲的日本第一高等學校學生藤村操,在日光的華岩瀑布旁留下辭世詞後自殺。此一自殺事件,為當時的日本社會帶來極大的震撼。當時,第一高等學校的菁英學生,多數可直接進入東京帝國大學(現在的東京大學),未來的前途可說是一片光明;再加上藤村操來自優渥的家庭,父親更是銀行的總經理(社長)。人人羨慕的上流社會菁英,竟然會產生厭世的念頭而自殺,著實令當時的日本社會感到困惑。在媒體報導此事之後,在四年內有多達185人效法藤村操,前往華岩瀑布自殺;多數人被勸回或救回,但仍有40人自殺死亡。

藤村操的辭世詞中,以「始知,最大的悲觀等於最大的樂觀」作結語,呈現出了日本的生死觀,也就是「物哀哲學」。物哀哲學在文學、美學上,主要是透過無常的景物,來表達內心深處的哀傷和幽情。例如,短暫盛開而凋落的櫻花,象徵著剎那間的美麗。因此,櫻花的凋謝並非死亡與終結,而是生命價值的存在與超脫。因此,最大的「悲觀」(死亡/終結),等於最大的「樂觀」(存在/超脫)。

當死亡等同存在與超脫之際,以自我意願來終結生命,不是一種罪惡,而是一種美學。特別在現代的日本媒體網路社群中,這樣的價值觀很容易被誘發為「趨同選擇」,進而演變成「尋伴自殺」與「集體自殺」的風氣。早在2002年,日本知名驚悚片導演園子溫,就曾以此主題拍攝名為「自殺俱樂部」(自殺サークル)的電影。

▲▼園子溫,自殺俱樂部。(圖/翻攝自電影劇照)

2002年日本導演園子溫的電影「自殺俱樂部」意圖探討「人的存在價值」,電影一開始就是54個女高中生手牽手平靜跳下月台的自殺場面。(圖/翻攝自電影劇照)

電影「自殺俱樂部」一開始,就以日本高中女生的集體自殺揭開序幕。在夜晚的新宿車站月臺,電車即將進站之際,54個女高中生手牽著手,平靜地、微笑地一起跳下軌道。電影的故事情節是以「謎題」開始,主角想的是如何解開「集體自殺」的謎題。但電影的結尾卻是以「哲學」告終,導演想傳達的是「人的存在價值」

正如同電影「自殺俱樂部」所描述,在充斥疏離感的當代日本社會中,透過「自傷行為」(或自殺行為)來確認自己的存在,是一個極為誘人的選項。電影中的許多人物,是在一般生活中選擇了這個選項,而不是在走投無路時才選擇。從他者的角度來看,這些角色的自殺選擇,都可歸類為「原因不詳」。正是因為如此,無論主角多麼努力地想找出導致人們自殺的「兇手」,但最終只能是徒勞無功。

在社會結構快速變遷的環境下,現代人確實承受了極大的壓力。而由生活壓力、健康狀況所導致的憂鬱心理,逐漸衍生出自殺的社會問題。日本政府雖然在2006年通過了「自殺對策基本法」,強調自殺是整體社會的問題,並採取包括保健、醫療、社福、教育、勞動等面向的措施,依舊無法有效遏止自殺的風潮。這是因為,除了受到外在環境與內在心理因素的影響之外,日本人的自殺行為早以和日本的生死哲學、社會結構緊密相連,無法單獨抽離與解決。

好文推薦

李世暉/日韓關係的不穩定新常態

李世暉/推理風潮與日本的細節管理

李世暉/從遊戲敘事看日本的厭老意識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李世暉。慶應義塾大學SFC研究所上席所員,慶應義塾大學媒體政策研究科特別招聘教授,現職為國立政治大學日本研究學位學程教授兼主任。專長領域為日本產業政策、日本經濟安全保障,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網友參與,投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