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寒、肌瘤、月經不順都適用...中醫解析「艾灸」療法!

中醫艾灸療法。(圖/記者趙于婷攝)

▲艾灸可刺激穴位,調理體質和生理功能。(圖/記者趙于婷攝)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中醫「艾灸」,但原理和作用到底是什麼?中醫師表示,艾灸是一種中醫保健療法,「艾葉」製成的艾灸會產生艾熱,可刺激穴位,藉此調整體質和生理功能。「虛寒體質」的女性可藉此調理身體,有助改善月經不順、宮寒不孕和子宮肌瘤。

中醫師周宗翰指出,艾灸療法是傳統的中醫療法之一,可以「祛寒邪、補元陽、通經絡和調正氣」,艾灸可溫經散寒、溫通經脈,活血化瘀通痹止痛,可用於治療寒凝血滯、經絡痹阻所引起的各種病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周宗翰進一步說明,由於風、寒、暑、濕、燥、火等外因的侵襲,人體或局部氣血凝滯,經絡受阻,可能出現腫脹疼痛等症狀和一系列功能障礙,可透過灸治穴位來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和平衡機能。艾灸也可「拔毒泄熱」,周宗翰表示,在古代文獻中也有「熱可用灸」的記載,艾灸可從根本調理體質,因此古代很多難治之症都用艾灸來調理。

中醫艾灸療法。(圖/記者趙于婷攝)

▲艾灸是以火熏灸,若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膚的燙傷。

虛寒體質的女性較適用艾灸。周宗翰解釋,女性屬陰,艾草是純陽之草,所以虛寒體質的女性可用艾灸來調理身體,對宮寒不孕、月經不順和子宮肌瘤都有幫助,因為這類問題都是氣血運行不暢所致,其實也就西醫觀點中「改善骨盆腔的循環,就能改變子宮環境」的說法。

但是艾灸仍有很多使用禁忌,周宗翰提到,艾灸是以火熏灸,若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膚的燙傷,另外,艾灸雖然可補益陽氣,但過程中會耗傷一些精血、傷陰,因此「陰虛火旺」及「邪熱內熾」的患者不宜,如中風閉證、高熱神昏、咯血吐血等都禁止使用。

另外,臟腑器官部位、臉、乳頭、關節和有大血管部位都不能直接用艾灸,孕婦若要使用艾灸,也要避開腹部及腰骶部。周宗翰強調,由於艾灸必須注意施灸時間,因此一定要由中醫師操作最安全。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