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甄嬛傳》之43/扮豬吃老虎的「三面諜」槿汐姑姑

文/Rosy

在電視劇《後宮甄嬛傳》裡面,恐怕潛伏在後宮裡面最深、表面上還曾經有許多「主子」、讓人最摸不清來歷的宮女,也就是崔槿汐了。

第六十三集有一段台詞,她是這麼描述自己的。

從上面的台詞,以及鏡頭所給的特寫,可以知道:皇后(烏拉那拉‧宜修)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崔槿汐服侍的其中一位「主子」。

既然不是「第一位」也並非「時間最長」,可以說,這樣一個如前文所述、在後宮最少過了廿四年的老宮女,她的「主子」絕對多於兩人,亦即除了那位不知名的「太妃」跟甄嬛之外,必然還跟過別的嬪妃。

槿汐姑姑縱然可能沒有在皇后的景仁宮做過事,但仍然能夠確認:她也為皇后做過事,而且還是皇后當初埋在甄嬛身邊的釘子。

敬妃(馮若昭)是有可能認出崔槿汐的刺繡,在《後宮甄嬛傳》早先有一段情節,描述甄嬛曾見過敬妃做肚兜,同時也在懷孕時與沈眉莊談論給小孩縫製肚兜的內容,因此敬妃會曉得崔槿汐能刺繡就不足為奇了。

下圖就是引發軒然大波的小荷包,是槿汐姑姑做給蘇培盛的手工製品,上面的刺繡名為「柳葉合心」。

但耐人尋味的是現場還有沈眉莊與其貼身婢女采月在場,她們的表情並沒有太訝異,可見甄嬛能回宮,她們大致上曉得甄嬛是憑藉著誰的犧牲。

那麼,崔槿汐與蘇培盛之間的「對食」,也就像〈《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五)無根之人,有根之情,從蘇培盛與崔槿汐「對食」,談周寧海、小允子說不出口的愛情〉所說,在後宮很常見,就連敬妃(馮若昭)都能夠在那尷尬的場面,談笑以對。

一方面,馮若昭要顧忌的是蘇培盛,此人是從小就跟在皇上身邊的大太監,為此不便直接得罪於他;再者,敬妃曾分別與甄嬛、皇帝分別聯盟過,在處理這樣一個問題的時候,她所採取的合作對象成了皇后(烏拉那拉‧宜修)。

然,問題來了。

請注意下面幾圖,皇后(烏拉那拉‧宜修)帶著上門來問罪的,除了自己的人馬,還有那兩位貌似在甄嬛出宮前頗為「友好」的盟友、多次首鼠兩端、重要時刻曾經保持緘默的二妃:端妃(齊月賓)與敬妃(馮若昭)。

皇后興師問罪,要說顧及甄嬛的「顏面」也罷,為什麼要特別帶這兩個在「純元皇后故衣事件」時採取自保手段的妃嬪?

因為如〈《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四十二)崔槿汐是誰的人?(續中)佩兒是誰的人?早就被孤立的甄嬛〉所強調的,端、敬二妃同時也是太后(烏雅‧成璧)的兩個重要棋子,她們跟著來壯聲勢,同樣也算作證,主要是這時太后身染重病,而槿汐姑姑是太后埋下的眼線,那麼處置崔槿汐的時候便少了些顧忌,皇后在太后跟前更可以理直氣壯了。

敬妃(馮若昭)找皇后(烏拉那拉‧宜修)揭發崔槿汐與蘇培盛的「對食」,主要的出發點在於爭奪養女朧月公主(綰綰)的監護權,生母與養母之間的摩擦,說來就如此簡單。

但,端妃(齊月賓)來這裡做什麼呢?

說來無他,皇后找來她們的原因很簡單,端妃最服從太后(烏雅‧成璧)的命令,就算不吱聲,也會礙於中宮的權威而依然保持「自掃門前雪」那默不作聲的態度,便如同當年她隱忍年世蘭的毆打和羞辱一樣。

上面的台詞就顯露出一些端倪了。

皇后(烏拉那拉‧宜修)很瞭解崔槿汐,當初敬妃(馮若昭)說的是槿汐姑姑的「手藝」,皇后卻直指「纓絡」和「柳葉合心」這兩種特徵!

「柳葉合心」是刺繡中的一種美好寓意,古人表達對於友朋的感情深厚,分隔兩地就會折柳相贈,以表達依依之情,而上面的柳葉繡成同枝的「合心」樣子,表示雙方對彼此合心合意,也是男女能夠心意相合、融洽的祈願。

「纓絡」則是以珠玉綴成的裝飾品,也就是那荷包上面一串串用繩子編織起來的珠玉絡子,現在一般稱之為「中國結」,亦稱為玉字邊的「瓔珞」,表示綴有玉石,故稱之。

崔槿汐何曾在皇后面前露過這些「手藝」?縫製肚兜可不會出現「纓絡」吧?

因此,槿汐姑姑與皇后的關係之密切,能夠被「指」去碎玉軒並貼身服侍多年、同純元皇后「故衣」有說不清的密切干係,加上崔槿汐也八成是太后的眼線……

請思考:敬妃為何在發現那只荷包之後,沒有指責大太監蘇培盛,而是偷偷去找了皇后告狀?

皇后為什麼在甄嬛回宮成為「熹妃」之後,失去了以往繞著圈子對付敵人的冷靜權謀,而要浩浩蕩蕩帶著端、敬二妃前來親自興師問罪,而且馬上先監禁了崔槿汐與蘇培盛,直接對上了甄嬛還來搜查槿汐姑姑的房間找證據?

答案很簡單:敬妃也知道崔槿汐是太后的人,自己同樣惹不起帝王身邊的大太監,既然如此,皇后不是在懷疑崔槿汐立場轉變,也並非單純想要預防槿汐姑姑與閹人蘇培盛聯手合作,又去找了皇帝報備先拘拿兩人去慎刑司,以防幾人在此事上串供,目的就是懲罰這個「叛徒」!

重點在於:崔槿汐真的只是另謀出路、背叛舊主這麼簡單麼?

非也。

因為在《後宮甄嬛傳》裡面,槿汐姑姑表面上雖說維護甄嬛到一種令人迷惑的程度,實際上,她是一個「三面諜」,而且其真正「主子」也不難猜,崔槿汐早在一開始就是舒太妃的人了。

請回憶一下甄嬛剛剛入宮後發生的一連串事件:先是夏冬春(夏常在)被年世蘭(華妃)賞了殘酷的「一丈紅」,接著她親眼在御花園的水井裡看到「福子」的屍體,後來好像「意外」讓宮女佩兒在碎玉軒的海棠樹下發現一個埋著麝香仁的瓦罐,於是她開始避寵裝病……

前面〈《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四十二)崔槿汐是誰的人?(續中)佩兒是誰的人?早就被孤立的甄嬛〉已經說明,宮女佩兒是皇后(烏拉那拉‧宜修)的人,但為何她要故意使甄嬛發現這罐可以害得女子不孕或流產的麝香仁呢?

注意看第四集,在佩兒跑去觀察海棠樹下的「螞蟻搬糖」古怪動作之前,甄嬛正與自家帶入宮內的流朱、浣碧閒聊,然後佩兒從旁出現,故作沒有偷聽的模樣直接走到碎玉軒的那棵海棠樹下,一點猶豫也沒有就站在那邊盯著樹下瞧……

而甄嬛之所以感到有些異樣,就是因為佩兒這不尋常的姿態……

乍看之下,好像佩兒幫了甄嬛,但若我們換個角度,從太后與皇后的觀點來看甄嬛這個外貌神似純元皇后(烏拉那拉‧柔則)的十七歲少女,一入宮就發生這麼多件事都與爭寵有關,又聽聞本來在碎玉軒的那位「芳貴人」(在冷宮發瘋吃跳蚤的那位)過去意外小產,難道不會為此噤若寒蟬麼?

一個正常的普通少女,接連發現不少謀害的危險事件在身邊產生,避寵裝病不就是最安全的自保做法?

無論碎玉軒前一任「小主」芳貴人到底是被誰所害,如此忌憚後宮女子有孕並懂得藥理、常常搞人工流產計謀的,肯定就是皇后出的手,太后想要孫兒,年世蘭沒意願害人流產,因此能耍這種惡毒心機的就只有皇后了。

或許是承了那「五分容貌,五分性情」的「愛屋及烏」想法,崔槿汐命佩兒弄出這罐麝香仁,立即讓甄嬛蟄伏了兩集,按照皇后的設想,無論再怎麼酷肖自己的姊姊純元皇后,時間過得久了,說不準也能讓皇帝對甄嬛的興趣隨著時間冷卻並持續減退,這種做法很符合太后的利益。

崔槿汐佩兒受到甄嬛重用,得以繼續監視甄嬛,佩兒還能幫忙煎藥或薰香,都可說是從找出海棠樹下麝香仁一事之後開始的,如果思考甄嬛回宮後為何不把佩兒從欣貴人那裡弄回身邊,反而利用佩兒當作監視住在儲秀宮的欣貴人及祺嬪(瓜爾佳‧文鳶),那時完全成為皇后棄子的佩兒,自然可以為甄嬛所用了。

崔槿汐在這方面的能耐之高,同樣不能忽略,因為她至少是個「三面諜」。

觀眾們都知道,甄嬛和十七爺非常有緣分,果郡王(愛新覺羅‧允禮)多次見著甄嬛,槿汐姑姑都不在甄嬛身邊或刻意避開了,要真的讓崔槿汐當面跟王爺說上一句話,要等到第四十八集離開甘露寺上凌雲峰的半途中。

流朱藏不住話,既然會跟浣碧講了王爺遇上甄嬛的「縹色玉纖纖」調戲事件,那麼管理整個碎玉軒的槿汐姑姑自然也能弄清楚,因此後來那一晚,崔槿汐故意領著甄嬛去桐花台,必然就是知道十七爺人在那裡,想要確認果郡王是否真的喜歡上甄嬛,然後偷偷躲在一邊窺伺。

崔槿汐卻對果郡王出乎意外地瞭解,除了甄嬛和舒太妃這兩個最親近的女人之外,槿汐姑姑對王爺的想法之透徹,完全超出了整齣電視劇裡面的所有人!

請觀察槿汐姑姑在碎玉軒的時候,甄嬛意外收到從華妃(年世蘭)那邊轉來的稀有蜀錦衣料,甄嬛當夜在桐花台跟王爺見面,崔槿汐可沒有出現在鏡頭中,就算那天摸黑偷聽了,卻怎麼在見著這匹「夕顏」蜀錦料子的時候如此反常,彷彿一見就猜出來是十七爺想盡辦法弄去甄嬛手中的呢?

若不是懂得「夕顏」的意義,如果不瞭解「桐花台」對舒太妃果郡王的意義,對於王爺的性格與做法沒有半分理解,哪能看得出來?

問題是:崔槿汐怎麼會如此瞭解十七爺?

上面幾圖,就是那「夕顏」蜀錦衣料出現後,淳常在(方淳意)提議甄嬛將皇帝賞賜的蜀錦鞋子搭配衣裳,崔槿汐卻扯出什麼「與鼠犯沖」的藉口,明顯是在幫甄嬛緩頰。

更重要的是,槿汐姑姑要保護的人,就是還留在蜀地的果郡王(愛新覺羅‧允禮)。

對照〈《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四十)崔槿汐是誰的人?(上)電視劇伏筆,她究竟是哪個「太妃」?

〉,崔槿汐從前服侍過某個「太妃」,若依歷史來看,她最有可能待在順懿密妃王氏、成妃戴佳氏、榮妃馬佳氏和純裕勤妃陳氏這四名本為漢軍旗的太妃身邊,其他滿軍旗的太妃輪不到她照料。

按照電視劇的內容,則崔槿夕在被「指」到碎玉軒之前,也不可能待在舒太妃這個出宮了的修道之人身邊,所以有可能的就屬上列三位,順懿密妃王氏、成妃戴佳氏、榮妃馬佳氏這三人了。

姑且不去思考舒太妃或崔槿汐自己是用了什麼手段,使得太后(烏雅‧成璧)那般信賴果郡王,也能重用槿汐姑姑,但觀察王爺在〈《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廿六)從角色詮釋與人格特質,簡單分析甄嬛何以會與愛新覺羅‧允禮(果郡王、果親王)相戀 〉一篇,我曾提出十七爺對太后的孝順,至少就能判斷出舒太妃在電視劇中,本來就是跟太后是同盟的關係。

好比歷史上的雍正皇帝,他的生母德妃出身低微,生下雍正的時候僅是個普通貴人,沒有撫育皇子的資格,清初後宮不允許生母撫育自己的兒子,為防後來當皇帝的「聖母皇太后」專權,甫出世的皇子都得交給滿軍旗出身高貴的嬪妃撫養,像是雍正就在出生十天後立即被送去了佟貴妃佟佳氏(後來封了皇后)那兒養大。

出身不好的後宮女子,如果將皇子交由出身高貴的嬪妃養育,也可以提高皇子的身分,一般而言只有晉封位者,纔能親自撫養自己的兒子。

歷史上康熙卅六年,只是個小小貴人的陳氏生下皇十七子果毅親王胤禮,要等廿一年之後的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纔被冊封為勤嬪,那麼代換到電視劇,果郡王(愛新覺羅‧允禮)在電視劇中對太后孝順並侍奉湯藥,很容易就能看出答案:王爺從小就被送去前任德妃(後來的太后,烏雅‧成璧)身邊撫養,舒太妃在離宮前早就弄了崔槿汐在太后身邊當探子,除了可以就近監視太后,更能保護自己的兒子

只要能連貫崔槿汐的來處,就能瞧出她在面對許多事情上的特殊作法,每一次都在考量了王爺的安危和需求之後進行。

以十七爺癡心的程度而言,對崔槿汐來說,護住了甄嬛,也就是保住了果郡王。

其實我一直覺得崔槿汐懂得許多事情的分寸拿捏,在某種層面上,這位槿汐姑姑甚至可以說是相當「狡猾」的。

如果沒有崔槿汐的誘導,在凌雲峰禪房中困惑的甄嬛,哪有可能如此輕易就入了王爺的懷抱?

請注意看下面的圖片,並注意槿汐姑姑的台詞。

破禪門旁邊,浣碧拿著油紙傘剛從外面偷閒回來,肯定就是去勸慰雨中吹笛的苦情十七爺不果,瞧瞧禪房裡忙著縫補衣物的長姊甄嬛,說句題外話,大家都忙著,這傻姑娘還跑去勾搭別人的男人,不覺得可恥麼?是我都替她羞愧!

「火燒眉毛」可以視為她們在凌雲峰的清苦窘境,哪有十七爺的清涼台住起來舒服?

崔槿汐那「且顧眼下」講得含蓄,誘導甄嬛對外面頂著雷雨示愛的王爺感到不忍,既然兩造都是有情人,何必讓彼此都痛苦呢?

聽了這番話,甄嬛動心了,浣碧又癟嘴了。

※本文經原作者授權,未經允許請勿隨意轉載。本文作者部落格:http://betablog.udn.com/rosylovesyou/7049994。本文原標題:《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四十三)崔槿汐是誰的人?(下)扮豬吃老虎的「三面諜」槿汐姑姑,因本報標題有字數限制,略加修正。

●作者Rosy,水瓶座,新北市。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 「YOYO點點名」年度最新專輯,讓小寶貝快樂過耶誕。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